基于弗洛姆的异化理论探寻《爱》中克里斯汀的人性异化根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秋月 蔡殿梅[1]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

出  处:《戏剧之家》2020年第32期193-194,共2页Home Drama

摘  要:美国非裔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处于社会边缘群体的内心生活与精神世界,《爱》是莫里森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首部作品,也是她本人认为的完美之作。莫里森深度剖析边缘人群的心理状态,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写展现了在种族主义和父权制的社会背景下,黑人女性作为社会“他者”的人性异化之路。本文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人性异化理论,从人与他人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两个方面分析小说《爱》中主人公克里斯汀人性异化问题,探究以克里斯汀为代表的边缘人群自我异化的根源,最终希望为其寻求自我解放、形成健全人格找寻新的出路。

关 键 词:弗洛姆 人性异化 克里斯汀 《爱》 

分 类 号:I106[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