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殿梅

作品数:31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英语艺术特征《名字》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弗洛姆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东北财经大学学报》《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作家天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纳德·巴塞尔姆《解释》的后现代解读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年第33期55-58,共4页李梦诗 蔡殿梅 
《解释》是美国后现代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一篇短篇虚构作品,充分展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巴塞尔姆通过消解传统叙事,并运用碎片、拼贴等方法,对语言本身进行实验,创造出文本开放、不确定的意义,引发读者参与意义的创作。本文...
关键词:《解释》 唐纳德·巴塞姆尔 反体裁 拼贴 后现代 
找寻真正的我——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五号屠场》被引量:1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年第10期69-71,共3页洪鑫棋 蔡殿梅 
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作品《五号屠场》具有浓重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其中的主人公比利更是反英雄的代表人物。国内学者大多从创伤主义角度出发,分析主人公比利在经历德累斯顿大轰炸之后的心理创伤;一部分学者从后现代主义角度出发,分析《五...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五号屠场》 弗洛伊德 人格结构 
《天蓝色的彼岸》与《一日重生》的互文性解读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年第5期77-79,共3页田沅鑫 蔡殿梅 
《天蓝色的彼岸》是英国作家艾利克斯·希尔创作的长篇小说,《一日重生》是美国当代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这两部作品都从死亡的角度出发,在作品主题、角色设定及叙事结构与内容等方面呈现了互文性的特征。互文性为读...
关键词:死亡 生命  互文性 
唐·德里罗小说中的后现代特征研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年第6期54-56,共3页李丰艺 蔡殿梅 
唐·德里罗作为美国后现代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其作品风格具有后现代艺术特征。本文主要介绍在唐·德里罗小说《白噪音》《大都会》等运用的如戏仿、拼贴、不确定性等美国后现代艺术特征。其艺术特征的运用,讽刺和反思了美国人民荒诞的...
关键词:唐.德里罗 戏仿 拼贴 后现代 
看见猫了吗?看见摇篮了吗?——以弗洛姆的人性异化理论解析《猫的摇篮》被引量:1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年第27期6-8,共3页王萃瑶 蔡殿梅 
《猫的摇篮》是美国著名后现代作家库尔特·冯尼古特的代表作之一。作为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黑色幽默文学作家,元小说技巧、解构与重构、现实与虚构杂糅、风格戏仿、游戏笔墨等后现代小说的典型元素在本小说中应有尽有,以上也是国内学...
关键词:弗洛姆 人性异化 库尔特·冯尼古特 《猫的摇篮》 
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解读《最蓝的眼睛》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年第24期3-5,共3页王琳 蔡殿梅 
托尼·莫里森无疑是当代黑人女作家的代表。她独特的女性视角,不仅展现了黑人女性在寻找自我过程中的辛酸,更能和黑人民族意识的建设紧密相连。她用自己独特的叙事技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美国社会底层黑人的生存真相。本文以需要层次理论...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 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 
论《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的空间叙事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年第15期22-24,共3页吴琎荣 蔡殿梅 
美国作家安东尼·多尔凭借其耗时十年的长篇小说《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荣获2015年的普利策文学奖(虚构类)。安东尼·多尔采用了别致的片段式写作手法,围绕男女主人公展开了双视角的叙述。本文运用空间叙事理论,从地志空间、社会空间和...
关键词:《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地志空间 社会空间 心理空间 
基于弗洛姆的异化理论探寻《爱》中克里斯汀的人性异化根源
《戏剧之家》2020年第32期193-194,共2页韩秋月 蔡殿梅 
美国非裔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处于社会边缘群体的内心生活与精神世界,《爱》是莫里森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首部作品,也是她本人认为的完美之作。莫里森深度剖析边缘人群的心理状态,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写展现了在...
关键词:弗洛姆 人性异化 克里斯汀 《爱》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解构和重构--以《名字》为例被引量:1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59-63,共5页杨航 蔡殿梅 
形成于20世纪中叶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当代众多理论中脱颖而出,以先锋性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后现代主义作家将文学作品操练成文字游戏,以戏谑的锋芒直指后现代社会的不堪与困境。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唐•德里罗笔下的《名字》,通过“名...
关键词:《名字》 解构 重构 
《毒木圣经》中利亚身份的建构
《戏剧之家》2020年第28期213-214,共2页王萃瑶 蔡殿梅 
《毒木圣经》以五位性格迥异的女性作为叙述者,将女性的命运与历史洪流交织在一起。作者芭芭拉·金索沃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利亚的一生,利亚可以说是五位女性中转变最大的一个,她勇敢、正直,性格沉稳内敛,却在成长中一次一次地否定自己、...
关键词:身份建构 芭芭拉·金索沃 《毒木圣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