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解读子宫颈细胞学报告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健[1] 郭雯雯 马德勇[1] 冯慧[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宫颈诊疗中心,北京100034

出  处:《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年第10期723-726,共4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摘  要:自上世纪40年代初,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作为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标准筛查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经过液基薄层制备技术的革新,子宫颈细胞学报告质量有了进一步提升。1988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提出了TBS(the Bethesda system)报告方式,将子宫颈细胞学报告术语进行了更新。与传统的巴氏分级报告术语相比,TBS术语能更好地与组织病理报告术语衔接。该系统经过1991年、2001年和2014年的多次修订,2014年TBS报告结果已较为完善,目前被全球大多数国家采用[1]。

关 键 词:涂片细胞学检查 子宫颈细胞学 筛查方法 巴氏分级 病理报告 癌前病变 TBS 子宫颈癌 

分 类 号:R737.3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