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文思
出 处:《心理学探新》2020年第5期479-480,共2页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摘 要:“我是谁”,“人何以为人”,“谁在控制内心”……人类,这本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生灵,却偏偏有着极为复杂的心理机制,对自我的追问也从古至今、绵延不断。故而“存在”不仅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本体论之下的深度反思。走出柏拉图的洞穴,仰望康德的星空,戴上荣格的面具,看向拉康的镜子,千年哲学史不断为德尔菲神庙的箴言做以脚注,却未曾想,一门兴起不过百年的学科悄然而至,跃跃欲试。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在“人心何所想”这一问题上,给予形而上学以最为具象的回答。就这一维度而言,心理学最大的价值在于“赋形”:以混沌赋之理性,以情感赋之行为,以生活赋之抽象,以个体赋之普遍。是以其通天人、循情理、探幽微,方能洞见潜在的变化万千。
关 键 词:人类心理 十万个为什么 德尔菲 变化万千 心理现象 诗意地栖居 心理学 深度反思
分 类 号:B84-0[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1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