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震云[1]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
出 处:《清风》2020年第19期58-60,共3页
摘 要:在我国历史上,屈原历来受到尊重,影响很大。据正史记载,从唐代开始,屈原六次被封为公侯,明洪武二年(1369)又加封为楚三闾大夫屈平氏之神,清代封为靖楚江王。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揭示了司法和《楚辞》代表作的因果关系,而《史记》对屈原"造为宪令"引发的被疏、放、迁系列案件的定谳的如实记载,既表明了屈原职事的立法性质和在先秦法制史上的成就,也是史家对冤案给出的终极审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