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

作品数:3634被引量:160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施仲贞周建忠赵逵夫梁文勤陈桐生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司马迁史学理念与兰台精神的融合传承
《陕西档案》2025年第1期43-44,共2页张晓敏 
一、司马迁与兰台:历史之光与职业之魂的契合 司马迁,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作为西汉时期的伟大史学家,其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倾注毕生心血于《史记》的创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鸿篇巨制以其宏大...
关键词:中国古代历史 陕西省韩城市 兰台 史家之绝唱 毕生心血 《史记》 西汉时期 无韵之离骚 
活用生态资源,拓展新时代文学新景观
《天涯》2025年第1期32-33,共2页老藤 
我就生态文学创作这个小切口,讲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作家若与草木相亲,不愁没有春天。屈原在《离骚》中有这样一句:“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理美之能当?”大概意思是说,连观察过的草木都分辨不得,就更谈不上去鉴赏美玉了。屈原亲近自然...
关键词:生态文学思想 《离骚》 中国生态文学 文学创作 《诗经》 新景观 亲近自然 小切口 
艺术的现代和传统
《人民周刊》2025年第3期89-90,共2页陈传席 
传统艺术注重内涵丰富简单、概括地说,传统艺术注重内涵的丰富,讲究内在的变化,反对外露。现代艺术则注重视觉的冲击力,讲究形式上的出奇、外露(显露形式上的美感和特异之处)。传统文人讲究内在的修养,要求含蓄、内美、文质彬彬,道家更...
关键词:子不语 徐渭 传统文人 文质彬彬 《离骚》 怪力乱神 古之学者 
屈原研究之我见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3-17,共5页徐志啸 
历史上确有屈原其人,他创作的作品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共25篇,其中《离骚》是代表作,集中表现了屈原的人物形象、坎坷经历及其理想追求。屈原的初衷是当政治家、改革家,旨在振兴楚国,而不是要成为文学家和诗人。屈原的爱楚国,与今天...
关键词:屈原 《离骚》 改革家 世界大诗人 爱国主义 
屈原《离骚》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特征与传播影响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4-28,共5页伍钢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屈原诗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22Q026)。
屈原《离骚》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篇之一。自《离骚》1879年首次被汉学家帕克尔(庄延龄)翻译成英语以来,先后有近20位中外学者参与和从事了《离骚》的英译,因此《离骚》也形成了不少风格各异的英语译本。本文采用历时...
关键词:屈原 离骚 英语世界 译介特征 传播影响 
芙蓉出水——中国古画中的荷莲审美意蕴
《文学艺术周刊》2025年第2期57-59,共3页战盈彤 
盛夏,是一年中草木最繁茂的时节。曲院风荷,为盛夏添了一抹浪漫诗意,也带来了绿意清爽。本文将沿着中国花木画的发展脉络,浅谈荷莲审美意象在中国绘画中的艺术表现。一、荷莲的文化象征意义。《离骚》中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
关键词:审美意蕴 《爱莲说》 文化象征意义 曲院风荷 荷莲 审美意象 荷花 《离骚》 
《离骚》“聊逍遥以相羊”辨——兼论“相羊”“逍遥”之关系
《韶关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朱佩弦 陈智巧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8FZW055)。
《离骚》“聊逍遥以相羊”一句,《文选》及部分近世《楚辞》注本俱作“聊须臾以相羊”,历代注家释“须臾”之义或与“逍遥”等同视之,或别作他解。然《离骚》定型成篇时,其文字面貌与本初意义当固定唯一,但取“逍遥”“须臾”何词及何...
关键词:《离骚》 逍遥 须臾 相羊 音韵 
辨析《离骚》中的“昆仑”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5年第2期0222-0223,共2页翁妤婕 
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聚族而居,山又是作为最早的居住地,并能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于是原始人类对山岳产生了崇拜的感情。这样的山川崇拜,让人类将山川神化。原始人类相信神山是人与上天连接的一条纽带,人类能够通过神山上天,而神山上住...
吾将上下而求索
《小学生之友(阅读写作版)(下旬)》2025年第1期32-32,共1页涂宏涛 
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意是说,漫漫的路途又长又远,我将上天入地探求其本源。诗句表现出屈原至死不渝追求理想的决心。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屈原这种穷源溯流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
关键词:吾将上下而求索 至死不渝 战国时期 现实生活 《离骚》 屈原 追求理想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史记》中的典故(六)
《当代学生》2024年第24期28-29,共2页田也 TP(图) 
贾鵬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鸦曰“服”。贾生既以适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谊在担任长沙王太傅的第三年,一天,有一只鸮鸟飞进他的住宅,停在了...
关键词:贾生 自我安慰 贾谊 屈原贾生列传 《离骚》 《史记》 史家之绝唱 伤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