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文体特征实施辞类作品教学--以《离骚》和《归去来兮辞》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福玖 

机构地区:[1]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

出  处:《语文月刊》2025年第3期21-24,42,共5页

摘  要:辞的初始样式是“楚辞”。许嘉璐认为楚辞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楚国为中心的长江流域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选入了屈原的《离骚》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两篇经典辞作。在《离骚》的教学中,编者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鉴赏诗歌中的比兴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把握诗歌“香草美人”意象的象征含义,体会诗人的情志,感受诗歌回旋复查的独特节奏韵律。在《归去来兮辞》的教学中,编者要求学生从反复铺陈和连续咏叹角度把握诗人回归田园的欢愉情感,并感受文本“偶押韵”的语言特点。

关 键 词:《归去来兮辞》 比兴手法 诗歌形式 香草美人 象征含义 《离骚》 高中语文教材 春秋战国时期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