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无用”与“变异”--中国法理学实践观的走向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勇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读书》2020年第11期65-70,共6页

摘  要: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流行一种说法叫“法学幼稚”。此后很长时期内,这个说法被填充不同的内容而用于对中国法学研究的评价,包括他评和自评。这其中,法理学是一个经常性的批评对象,典型的批评意见集中于法理学缺乏对本土问题的回应能力,缺乏“中国问题意识”: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以及理论范式都与本土法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隔阂。

关 键 词:中国法学研究 回应能力 批评意见 中国法理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批评对象 本土法治 实践观 

分 类 号:D920.0[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