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德豪 张志强[2] 吴瑞锋[2] 王律 钟理[3] 张毅[3] 柳亮 岳其东
机构地区:[1]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2]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胸外科,河北保定071000 [3]河北大学生命科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出 处:《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年第11期1320-1322,共3页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73178)。
摘 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与其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确诊为NSCLC的患者55例。依据端粒酶活性和端粒DNA长度的特定值进行分组:长链高活性组7例、长链低活性组14例、短链低活性组14例、短链高活性组20例。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代表物hTERT,并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随访,分析患者预后与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肿瘤病理类型、性别和是否吸烟对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明显关系(P>0.05),对比患者预后生存时间发现:端粒长度一定时,不同端粒酶活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端粒酶活性一定时,不同端粒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比不同组别患者预后生存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年龄、TNM分期、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年龄、临床TNM分期、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均可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子,其中端粒长度的改变对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较显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6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