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媒体时代电影叙事的越界美学研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范虹[1] 

机构地区:[1]长江师范学院

出  处:《世界电影》2020年第5期21-32,共12页World Cinema

摘  要:麦克卢汉曾言“媒介即讯息”①,将媒介本身视为一个现象,而不是传统效果研究的“黑匣子”,这意味着媒介并非只是一个管道,它同时也是一种语言。所以,对叙事而言,媒介属性的影响尤为强烈,在口头传播时期,韵律、程序和标准化意象成为叙事的助记手段;印刷时代淘汰了助记特征,而更长的叙事篇幅能够刻画心理复杂的人物,从而诞生了小说;影像叙事时期,如电影学者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所言,故事是被展示(Showing),而非被告诉(Telling),从而淘汰了叙事者(Narrator)这一角色,发展出更复杂的叙事形式。由此可见,媒介的符号系统充当着形塑叙事样貌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叙事者 叙事形式 口头传播 麦克卢汉 符号系统 电影叙事 美学研究 影像叙事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