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传播

作品数:178被引量:22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鲜益仓央拉姆张婷王兆鹏陈梅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国立政治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寻找“有声的中国”:重返近代中国口头传播的历史现场
《传媒观察》2024年第9期110-120,共11页杜颖卉 
20世纪以来,新式演说、文明新戏、话剧、进步歌曲等诉诸听觉的传播形式,借助留声机、唱片、公共广播系统和有声电影等新媒介技术,克服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传遍中国上下。这其中,演说产生了重要的社会作用,它是发挥启蒙价值的“文明利器...
关键词:演说 口头传播 声音研究 《有声的中国:演说的魅力及其可能性》 
三江侗族琵琶歌传播学研究
《歌海》2024年第4期55-61,共7页康佳威 
侗族琵琶歌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志,是活态“非遗”的重要代表,世代口耳相传的承袭方式使其具有鲜明的人际传播特征。特别是地理环境的迥异孕育出了广西三江地区琵琶歌特有的传播特征,这些特征都可以归因到孕育其发展传播的自然和...
关键词:三江侗族 琵琶歌 口头传播 “非遗”传承 
民间文学的多媒介转化:以梁祝传说为例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8期103-105,共3页马锦旭 
民间文学是民众生产生活的体现,具有鲜明的口头性、传承性、集体性、变异性,主要的传播媒介是口头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多种媒介加入民间文学的传播中来。以梁祝传说为例,梁祝传说主要经历了口语媒介、文字媒介、舞台媒介、电子媒介四...
关键词:民间文学 口头传播 梁祝传说 多媒介形式 
“可歌”“可诵”:古代诗歌评价的另一标准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68-77,共10页王立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乐府诗采辑、编选与乐府诗史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9BZW038)。
“可歌”“可诵”作为诗歌评价标准,根植于我国古老的乐文化传统。先秦时期,“古诗皆咏之”,故“可歌”“可诵”是诗歌的天然属性与“元本质”。后来,诗歌进入书面传播阶段,在“采入乐府”的刺激下,通过唐诗的音乐传播实践,“可歌”“...
关键词:可歌 可诵 古代诗歌 评价标准 口头传播 
让传承 不再迷茫
《家教世界》2024年第8期4-5,共2页李敏 
苗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学、艺术、宗教和习俗,这些文化元素是苗族身份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苗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拥有丰富的方言;苗族文学则以口头传播为主,包括大量神话、...
关键词:苗族文化 苗瑶语族 口头传播 苗族银饰 苗族刺绣 汉藏语系 和谐共生 山川河流 
插上想象的翅膀
《青年作家》2023年第7期32-32,共1页常君 
相信绝大多数作家的文学启蒙,都源于小时候听到的民间故事。它们囊括了神话传说、乡野传奇、才子佳人、妖魔鬼怪等诸多方面。那些民间故事,经过大人们的口头传播后,或多或少都添加了想象的成分在里面。那些情节夸张,充满幻想的故事,给...
关键词:文学启蒙 民间故事 口头传播 神话传说 才子佳人 乡野传奇 新鲜感 想象的翅膀 
文本背后的口头记忆——《咏雪》新解
《语文教学通讯》2023年第22期61-63,共3页卢永和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记忆诗学的理论谱系与艺术表征研究”(项目编号:GD18XZW14)的阶段性成果。
立足《世说新语》文本定型之前经历了口头传播这一创作背景分析指出,口头传播与口头记忆的内在规律对于《咏雪》“简短”的文体形制有极大的影响,年龄、出身、人格及文学天赋等诸多元素共同促成谢道韫以柳絮喻雪这一事件在晋代乃至更长...
关键词:口头记忆 文本细读 口头传播 《咏雪》 《世说新语》 
网文研究:代际更迭与理论重构
《艺术广角》2023年第2期123-125,共3页崔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构视阈下的中国新时代文艺评论研究”(22VRC009)阶段性成果
网络文学研究起步不久,发展迅速。以“网络文学”为篇名关键词检索知网,最早的研究文章出现于1999年,此后几乎逐年递增,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论题,相关专著、史论等成果相继涌现。其中一种常见的研究思路,是以传统文学观念进行研判,或在...
关键词:网络文学 研究格局 电子传媒 关键词检索 口头传播 传统文学观念 文字印刷 理论重构 
历史的纽带:口头传播与口述历史
《科技传播》2023年第5期106-108,共3页许昊 
从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时空偏向论出发,探讨口头传播的时间与空间偏向。通过梳理口述历史发展脉络,紧密联系和关注新闻传播学科领域对口述历史的借鉴发展,利用新的媒介载体弥补保存性差的口语,而这种方式在历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研...
关键词:口头传播 口述历史 补救性媒介 
巫与上古神话的口头传播——以楚辞巫风作品为考察对象
《中国文化论衡》2022年第2期14-28,共15页叶庆兵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项目(项目编号:903/76226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口头传播是上古神话早期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由于口头传播转瞬即逝的特点,今天要窥探其具体情形并非易事。巫作为沟通人神的使者,又是祭祀活动的主导者,自然成为上古神话的保有者与传播者。通过对《楚辞》中受巫风影响较著的《离骚》...
关键词: 上古神话 楚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