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文慧[1] 李海军[1] 崔琼[2] 

机构地区:[1]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716000 [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综合内科,716000

出  处:《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0年第5期522-52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Care and Medicine

基  金: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8HM-0104)。

摘  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140例ACI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70例)和阿替普酶组(70例),阿替普酶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表(NIHSS)、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NSE水平显著低于阿替普酶组,血清BDNF水平高于阿替普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阿替普酶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清Hs-CRP、IL-6、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联合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阿替普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阿替普酶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出院后1年死亡率及mRS评分均低于阿替普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ACI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状况,提高近期预后和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

关 键 词: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依达拉奉 血液流变学 炎症因子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