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垂体腺瘤的肿瘤发生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小海 李茗初[1] 陈革[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53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2020年第37期2958-2960,共3页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基  金:2018年度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18-4-4018);首都医科大学2019年度科研培育基金

摘  要:迄今为止,垂体腺瘤(PAs)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绝大部分PAs为散发性,而少部分PAs呈现家族聚集性,其发生与生殖细胞遗传缺陷相关。虽然仅占所有PAs的约5%,但已经成为研究PAs发病机制的良好模型,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发现,AIP、MEN1、PRKAR1A、GPR101等基因突变,是导致PAs家系最常见的生殖细胞突变。理解这些家族性PAs的发生机制,不仅有利于PAs的临床诊治,更为研究PAs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良好的学习模型。

关 键 词:垂体腺瘤 家族性垂体腺瘤 肿瘤发生 

分 类 号:R736.4[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