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 侯一菲(译) Richard J.Smith;Hou Yifei(Rice University in Houston)
机构地区:[1]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莱斯大学 [2]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出 处:《国际汉学》2020年第S01期129-140,共12页International Sinology
摘 要:本文原载《2002年世界易经大会论文集》(国际易经学会中国台湾总会编著,圣环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出版日期:2002年9月28日)第754-771页。作者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Smith)系美国汉学家、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 in Houston)教授,主攻《易经》研究。本文主要探讨了《易经》的发展及其“全球化”过程,主要考察的问题有:《易经》是如何成为一部经典的;它与其他文化的宗教经典,例如《圣经》《摩西五经》《吠陀经》等存在哪些可比性。文章认为那些在不同环境中,出于自己的政治、社会、思想或传教的目的而试图利用《易经》的人,他们所采用的自我意识(self-concious)策略帮助了《易经》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易经》总是会被“归化”(domesticated),但往往不是以倡导者在那些环境中所最初预见的方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