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美兰 李沫[2] Zhang Meilan;Li Mo
机构地区:[1]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 [2]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4
出 处:《语文研究》2020年第4期45-54,共10页Linguist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满汉双语比较下的《清文指要》语言接触与变异研究”(项目编号:18BYY160)阶段性成果。
摘 要:清代满汉合璧版《清文指要》是满汉两种不同类型语言的文本对照,存在多种版本。汉译本在清末还有北京官话改编本。文章主要讨论满语"S_(施事)O_(受事)[beACC]V_(谓词)"句式在汉译本中对应的表达形式,尤其是受事成分在汉译不同文本及其改编本中的句式位置以及标记的使用情况。调查发现,满语受事成分以有标记"be"的表达形式为主,无标记的次之。汉译本与之对应的主要结构是"SVO",当"O_(受事)"或"V_(谓词)"有修饰限定成分时,汉译本多对译为"(S)OV"结构,少数对译为"把OV"结构。北京官话改编本的对应句式与汉译本的情况基本相同,差异在于其表达更加口语化,表现出语言接触的变异现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