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洁琼 高艳霞[1] 蔡宏瑜[1] 杨光辉[1] 张娟[1] 万强[1] 宋杰[1] 苏雯 杨少芳[1] 田勇 王耀献[2]
机构地区:[1]山西省中医院(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12 [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0年第6期1395-1397,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级课题(201802)。
摘 要:目的通过中医理论对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根据肾络癥瘕理论,分为癥瘕早期组、癥瘕中期组、癥瘕晚期组。数据统计采用SPSS 21.0版统计软件。所有检验方法均以P<0.05定义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糖尿病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疾病的进展程度,与BMI、糖尿病病史时间无必然联系。糖尿病肾病患者本证中阳虚证最多;随着疾病的进展,阳虚证逐渐增多。糖尿病肾病患者标证中血瘀证、湿热证较多。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偏多。癥瘕晚期组的尿ADPN、L-FABP较癥瘕早期组、癥瘕中期组均偏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癥瘕早期组、癥瘕中期组的尿ADPN、L-FABP无明显差异性(P>0.05)。阳虚证组的尿ADPN、L-FABP较非阳虚证组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ADPN、L-FABP可辅助监测DKD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疾病进展;根据肾络癥瘕理论,利用和解聚散法,并重视血瘀、湿热、阳虚在DKD病程中所起的作用,将会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
关 键 词:糖尿病肾病 肾络癥瘕理论 癥瘕早期 癥瘕中期 癥瘕晚期
分 类 号:R228[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