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孟娇 李勇[1] 王杨[1] 王丽范[1] 张琳焓[1] 林琳[1]
机构地区:[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ET-CT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出 处:《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年第9期1477-148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基 金:黑龙江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2018404)。
摘 要:肺癌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肺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美国胸科学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提出了一种新的肺腺癌分类方案[1],即将肺腺癌分为浸润前病变、微小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及其变型,其中浸润前病变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有报道称[2-3],浸润前病变和MIA手术切除后,5年无瘤生存率几乎达100%,而IA明显减低。在影像学表现上,上述病理类型均可呈磨玻璃结节表现,因此其鉴别诊断较为困难。本文按最新分类,将分成浸润性腺癌组(IA)和对照组(浸润前病变和MIA)两组,回顾性研究不同病理类型磨玻璃结节(GGN)的PET/CT影像学特点,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