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周围发生感染因素分析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亚红[1] 赵新明[1] 白艳玲 陆凤清[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130033

出  处:《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年第9期1504-150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摘  要:肠造口是目前直肠癌及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方式。直肠癌患者由于肿瘤部位过低,手术需将肿瘤病变和肛门切除,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对于能保留肛门者,肿瘤病变肠管切除后为防止发生吻合口瘘行临时性回肠造口术;梗阻及外伤的患者致肠管破裂、坏死,切除肠管后也需要行临时性肠造口术。有文献[1,2]报道,全国每年新增造口患者达10万余人,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6.3%-53.8%,而造口引起的并发症是患者及医护人员面临的棘手问题,它不仅影响术后恢复时间,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随着患者对手术要求的提高,降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5]。在众多并发症中,造口周围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本文对62例肠造口患者发生周围伤口、缝线感染及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关 键 词:肠管破裂 肠造口 并发症发生率 回肠造口术 肿瘤病变 消化系统疾病 吻合口瘘 保留肛门 

分 类 号:R735.37[医药卫生—肿瘤] R57[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