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130033 [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新民院区,吉林长春130033
出 处:《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年第9期1564-156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902292);吉林省卫生健康青年科技骨干培养计划项目(2019Q035、2019Q038)。
摘 要:血管性痴呆(Va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D)之外最常见的痴呆,约占病例的20%[1]。近年来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在老年患者中日益增高,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引发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与反复的缺血再灌注及长期慢性脑灌注不足有关[2]。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但谷氨酸受体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所致的Va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认识到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在发病机制中尤为重要。随着对NMDAR研究的深入,人们对NMDAR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本文旨在介绍NMDAR的生物学特性,阐述NMDAR介导的血管性痴呆发生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 键 词:血管性痴呆 缺血性脑血管病 NMDAR 谷氨酸受体 慢性脑灌注不足 学习记忆 缺血再灌注 发病机制
分 类 号:R749.1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4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