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援“抗疫”文学活动的文化精神与社会意义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超然 刘冬颖[1] 高旭[1]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评论》2020年第5期104-107,共4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2019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学生‘写作与沟通’能力培养研究”(编号:SJGY20190495);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校学生‘写作与沟通’能力培养研究”(编号:2019B43)成果。

摘  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我国新时期大学教育的四大功能,这四种功能是一个密切联系、痛痒相关的有机整体,其前提、核心与关键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另外三种功能的直接表现、必要保障,所以人才培养质量标定了大学教育的优劣成败。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形势下,中国大学也积极主动地贡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包括提供人才、科研、医疗、设备、生产、心理干预和志愿报务等方面的诸多支持。文学有记录时代、舒解紧张和疗愈心灵的特殊作用,齐心战"疫",文学同行——文学可以发挥一种极为高效的作用。而大学,有着迅速调动人才、整合资源积累、延伸文化手臂的明显优势,国内众多高校先后发起了"文学抗疫"活动。

关 键 词:四大功能 人才培养 文化传承创新 整合资源 中国大学 有机整体 心理干预 

分 类 号:I0-4[文学—文学理论] 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