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邓莉[1] Deng Li
机构地区:[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
出 处:《江汉论坛》2020年第11期61-65,共5页
基 金: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公民身份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问题研究”(2020QN003)。
摘 要: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学术研究中,普遍存在着将“美好生活”与“幸福”等同起来的现象。“美好生活”和“幸福”的确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但它们的词义存在明显的区别,二者的混同背后是整个社会生活的现代转变,以及基于这种转变的人对自身的理解与美好生活观的转变。美好生活当然是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把美好生活等同于幸福或快乐就把它主观化、个体化、相对化和片面化了,现代生活的复杂场景吁求合乎时代需要的、公共性的、整体性的同时又尊重个体与个性的美好生活的现代方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