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理一分殊”与禅佛水月意象新论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轶男 陈金华[2]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广州510970 [2]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系

出  处:《江汉论坛》2020年第11期66-71,共6页

基  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代中国月象史料集成及其研究”(2019B155)。

摘  要:近年来有学者对禅佛教与朱熹理一分殊的影响关系提出异议,使这个案头习见有了重新讨论的必要。通过对《朱子语类》中水月三喻的再解读,可以确认传统认识对于两者关系的事实判断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止于两者“有”关系,而对两者关系究竟“如何”又“为何”如此,并无深谈。为此,需解决华严水月的禅化与诗化、理一分殊的禅学因子以及理一分殊的华严、禅宗影响说等几个问题。禅佛水月以其诗学象征,承载着华严圆融辩证的禅理,融入朱熹理一分殊的思辨哲学中;水月之喻从宗教意象到诗学意象、到哲学意象的嬗变,弥补了旧儒学思辨哲学与形象思维的先天不足,使“盛极而衰”的禅学借理学之体得以新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存在而不可见的影响,此或可为佛教中国化的另一种解读。

关 键 词:禅佛教 水月 意象 诗学 理一分殊 理学 《朱子语类》 

分 类 号:I206.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