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一分殊

作品数:312被引量:36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乐爱国姚才刚宋大琦刘述先刘述先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朱熹与冯友兰“忠恕观”之比较研究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陈清春 刘珂华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居仁由义:儒家心学伦理的现象学研究”(19FZXB027)。
“忠恕之道”在儒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内涵层面,朱熹将“忠恕”解释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在体用论层面,朱熹认为“忠恕”应是忠体恕用、以忠贯恕的关系;在功夫论层面,朱熹认为要达到“尽...
关键词:忠恕 朱熹 冯友兰 理一分殊 
“理一分殊”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东岳论丛》2024年第11期101-106,192,共7页赵卫东 
“理一分殊”虽由程颐首次提出,但其理念却早在老子、孔子那里就已经存在,并被其后的儒、释、道三家作为处理形上与形下关系的基本理论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理一分殊”实为儒、释、道三家之共法。“理一分殊”的理念,不仅可以促进世...
关键词:理一分殊 共法 文明冲突 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一分殊”非《西铭》之旨:王心敬对《西铭》的认识与诠释
《华夏文化》2024年第3期19-21,共3页杨锐 
《西铭》是关学创立者、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所写的一篇文章,文中所提出的“民胞物与”思想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西铭》篇幅虽短,历史上对其思想主旨却有不同的解释,如程颢认为《西铭》发明的是“仁孝之理”,程颐、朱熹认为《西铭》...
关键词:理一分殊 《西铭》 民胞物与 《孝经》 王心敬 关学 仁孝 张载 
浅论知识论背景下的文化冲突及其消解——以刘述先为例
《交叉科学快报》2024年第3期319-324,共6页刘彪 
现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冲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冲突就是全球性的科学或范式与地方性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两种文化”——科学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冲突。本文以全球性的范式与地方性文化之间的冲突...
关键词:知识论 文化冲突 范式 理一分殊 规约原则 
中国哲学的普遍性探寻与共同体意识
《新华文摘》2024年第6期163-163,共1页朱承 
朱承在《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10期撰文指出,普遍性问题关乎“以类观之”的共同体意识之确立。中国传统哲学重视对“普遍性”的发掘和建构,注重在精神层面对人类生活隔阅性、分裂性、对抗性因素的扬弃,其中所盛行的“天下大同”“道...
关键词:共同体意识 自然之理 万物一体 中国传统哲学 分裂性 道法自然 理一分殊 天下大同 
同安悟道:朱熹对《论语》子夏之门人“洒扫应对”章的阐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95-103,176,共10页乐爱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朱子学通史”(21&ZD051)。
对于《论语》子夏之门人“洒扫应对”章,汉儒认为子夏所言“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意在强调“大道与小道殊异”而“学当以次”,有轻视“洒扫应对”之嫌;与此不同,北宋二程的解读既讲“君子教人有序”又讲“理无大小”,既重视“洒扫应...
关键词:朱熹 同安悟道 洒扫应对 教人有序 理无大小 理一分殊 
理一分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权的差异化构造被引量:5
《交大法学》2024年第1期111-125,共15页钱坤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3M740058);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资助编号:GZB20230010)资助。
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权的同质化理解忽略了宪法文本的差异,也会造成“实效性难题”与“冗余性难题”。全国人大相对其他国家机关具有政治上的优越地位,其宪法监督权建基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与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大可...
关键词: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民主集中制 宪法监督 合宪性审查 
“千百年眼”俯瞰历史 充盈之光照耀前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朝向远方的再出发
《新闻爱好者》2024年第2期26-34,共9页王春泉 
晚近以来,人类面临制度失灵、社会失序、道德失范等问题,“世界之中国”何以再出发再卓越并通过努力为人类做出最杰出的贡献,发人深省。医时救弊,习近平总书记鼎革以文,开出新的文化思想,“国于天地,有与立焉”。承继“在斗争中创造新...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释放根本性焦虑 中国的国家文化轮盘 “理一分殊”的行动路线 解放的新航线 
文明对话时代的理一分殊——刘述先跨文化传播思想探赜被引量:2
《枣庄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131-138,共8页李承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全球传播新格局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1&ZD313)子课题;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重大突发事件国际舆论引导和国际话语权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CXWJ08);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全球视野下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化与跨文化传播学的本土化建构”(项目编号:22CXWJ05)阶段性成果。
以刘述先为代表的第三代新儒家面临“文明对话”和世界性跨文化传播新局面,其理一分殊的跨文化传播思想表现出“天下转向”与“本体论转向”的趋势。“理一分殊”是被赋予了现代性内涵的中国式、儒家式话语,是跨文化传播的“规约原则”...
关键词:刘述先 文明对话 理一分殊 规约原则 全球地域化 
理同道合——从中华文明的哲理理解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文明互鉴被引量:5
《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6期5-11,18,共8页赵金刚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编孟子正义”(项目编号:22&ZD036);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孟子:现实的理想主义者”(项目编号:21DTR001)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中华文明讲道理的方式决定了他能够从差异出发看待世界的统一性,人类追求美好的生活,人类各大文明的圣贤以其各自方式探索人类未来的美好,但不必走齐同的道路,而是可以...
关键词:理同道合 理一分殊 同归殊途 心同理同 充生达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