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铭》

作品数:121被引量:18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肖发荣王新春林乐昌刘天杰朱汉民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石油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代族谱对“一本万殊”“民胞物与”的诠释--兼及中西文化比较
《江汉论坛》2024年第10期104-108,共5页常建华 
北宋张载《西铭》的宗旨是阐明儒家的宇宙本体论,具体来说,即“一本万殊”“民胞物与”的观念。其意涵为何,关涉对于中华文化特质的理解以及与西方文化特质的比较认知。虽然治思想文化史的学者对此多有研究,但其中两位学者的探讨尤其值...
关键词:宇宙本体论 《西铭》 民胞物与 一本万殊 《孝经》 中西文化比较 思想文化史 程朱 
张载《西铭》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0期19-22,共4页张鑫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江格尔》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2xzw038)。
张载在《西铭》中对太虚之气的宇宙本体论,“天人合一”的天人关系理论,“民胞物与”的伦理思想做了较为完整的总结。在《西铭》所建立的一套完整体系中,包括了天道与人道的和谐、伦理与道德的和谐以及社会理想与人生价值的和谐,对于处...
关键词:西铭 “民胞物与” “天人合一” 和谐 
“理一分殊”非《西铭》之旨:王心敬对《西铭》的认识与诠释
《华夏文化》2024年第3期19-21,共3页杨锐 
《西铭》是关学创立者、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所写的一篇文章,文中所提出的“民胞物与”思想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西铭》篇幅虽短,历史上对其思想主旨却有不同的解释,如程颢认为《西铭》发明的是“仁孝之理”,程颐、朱熹认为《西铭》...
关键词:理一分殊 《西铭》 民胞物与 《孝经》 王心敬 关学 仁孝 张载 
《西铭》的意义结构述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31-38,共8页张波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张载经学论考(项目编号:2020C001)。
《西铭》是北宋思想家张载的一篇著名文章,被视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奠基之作,历代多有诠释。但不同学者对《西铭》主旨的认识却不尽相同,有“仁体”说、“理一分殊”说、“万物一体”说和“仁孝”说等各种观点。事实上,该文具有严密的意义...
关键词:张载 《西铭》 意义结构 事天 
幼儿园体验式种植课程实践研究
《动漫界(幼教365)》2024年第24期94-96,共3页张琴 
儿童是自然之子。儿童有与群山、河流等万物对话的能力。宋代关学大师张载在《西铭》中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句话道出了人与自然、世界等一切他者关系的本质。儿童喜欢自然,亲近自然,将之看作朋友、亲人,这是他们的天性。好的...
关键词:体验式 园本课程 幼儿园教育 课程游戏化 自然之子 生态友好型 《西铭》 人与自然 
《西铭》的宇宙论是宗法模式的吗?——何炳棣先生《西铭》解读献疑
《天府新论》2024年第1期24-33,共10页孙自磊 
已故史学家何炳棣先生认定《西铭》的宇宙本体论是宗法模式的,否定其有博爱或平等观念。何先生对《西铭》后半段的解释偏离了《西铭》的主旨与方向,把程朱理一分殊的诠释判定为否定博爱与平等,实属重大误解。张载在政治社会思想上主张...
关键词:《西铭》 博爱 差等之爱 特殊义务 
论天亲合一——以王船山《西铭注》为中心
《切磋集系列》2023年第1期164-186,共23页罗慧琳 
张子作《西铭》,明人伦之所从来,推学者之所从事,通贯上下,程朱以“理一分殊”标示其旨归。船山之学归宗于张子,其学说比之于程朱,更重分殊一面,将这一特色落在对《西铭》的解读上,就体现为对“父母即乾坤”的强调。值得注意的是,船山...
关键词:《西铭》 理一分殊 王船山 程朱 西铭 天亲合一 理即事 事亲 
再论“关学洛学化”——以二程对《西铭》的诠释为中心
《宋史研究论丛》2023年第3期138-148,共11页韩书安 吴洁 
“关学洛学化”是宋代理学研究中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关学洛学化”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强调关学的谱系传承,即认为关学被洛学所改造,是学术上的变调和错位,丧失了关学的特色。二是突出洛学的体系建构,即认为洛学...
关键词:“关学洛学化” 二程 张载 《西铭》 
仁爱形而上学的建构——重读张载的《西铭》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9期72-78,共7页朱汉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学源流”(项目号:19ZDA028)的阶段性成果。
儒家仁爱包括亲爱与博爱,继而出现亲爱与博爱熟为大的思想紧张。早期儒家希望化解二者的紧张,他们或者以个体生活与公共生活的不同空间范围,或者以小康与大同的不同时间范围,以证明亲爱与博爱在不同时空范围的优先性。但是,如何能够在...
关键词:《西铭》 仁爱 亲爱 博爱 太虚 形而上学 
何以说张载思想“以易为宗”?被引量:1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62-69,192,193,共10页刘学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约文献辑考及乡约文化与乡村治理体系建构研究”(20&ZD033)。
古人言及张载思想的特点,都首提其“以易为宗”,说明张载的哲学思想与《易》有极深的渊源关系。何以说张载思想“以易为宗”?其主要在于:张载“勇于造道”,其“造道”之功是从易切入的;其“太虚即气”“气化之道”“一物两体”的宇宙观...
关键词:张载 以易为宗 太虚即气 性与天道 《西铭》 “四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