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汉民[1] Zhu Hanmin
机构地区:[1]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9期72-78,共7页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学源流”(项目号:19ZDA02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儒家仁爱包括亲爱与博爱,继而出现亲爱与博爱熟为大的思想紧张。早期儒家希望化解二者的紧张,他们或者以个体生活与公共生活的不同空间范围,或者以小康与大同的不同时间范围,以证明亲爱与博爱在不同时空范围的优先性。但是,如何能够在同一的时间和空间的生活实践中,化解亲爱与博爱熟为大的紧张?宋儒通过仁爱形而上学的建构,以解决这一难题。张载《西铭》的太虚即气论,从形而下与形而上两个层面理解仁爱,说明亲爱与博爱的形成原因和融通路径。太虚即气论既保留了亲爱在形而下层面的合理性价值,又从形而上层面上肯定了博爱的崇高价值。张载《西铭》依据一种境界论形而上学,希望以它来实现现实道德实践的亲爱与博爱的融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11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