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虚实手法探略——以高中选修课文《李凭箜篌引》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小宁[1] 

机构地区:[1]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

出  处:《语文教学研究》2020年第11期41-43,共3页

基  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基于校本教材《诗歌鉴赏基础》的诗歌教育实践研究”重点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9]GH原BZ033)成果。

摘  要:虚实,就意境创造的特征而言,“虚”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实”指意象的组合与经营而形成的境界。所谓虚实相生,就是虚与实之间所形成相互关联、相互感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生成以虚统实、实中见虚的空灵美妙的境界,从而达到丰富意象、开拓意境、升华情感、深化意蕴,为读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审美空间,提升人的审美趣味的目的。李贺《李凭箜篌引》通过铺陈夸饰、映照烘托、描摹渲染,一再蓄势,形成格调独出、境界高远的审美趣味,给读者艺术再创造留下很大的空间。

关 键 词:虚实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