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于考据与思辨之间:童书业的墨学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晓鹏[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学术界》2020年第10期170-177,共8页Academ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17ZDA19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童书业的墨学研究颇具特色,起于墨学考据,终于墨子思想研究。1935年童书业投身“古史辨派”麾下,用疑古的方法发表系列考据文章为“古史辨派”辩护,由此成为“古史辨派”的得力干将。他与顾颉刚合作,论证“墨子为宋公子目夷之后”,疑古不“疑墨”是此时童书业墨学研究的显著特色。新中国成立后,童书业在山东大学开设“先秦思想史”课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作《墨子思想研究》。他的思想史研究,建立在严密考证的基础之上。融贯“考古”与“释古”是童书业墨学研究前后两个阶段的特点。墨子“里籍”争论承袭“国籍”争论而来,童书业的观点直接启发了张知寒“墨子为滕州人”说,其在20世纪90年代墨学复兴中的地位也应当予以指出。

关 键 词:童书业 墨学 墨子国籍 先秦七子思想研究 古史辨 

分 类 号:B224[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