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以恒 Du Yiheng
出 处:《孔子研究》2020年第5期47-56,共10页Confucius Studies
摘 要:朱熹《仪礼经传通解》是两宋时期影响力最大的《仪礼》学著作,在《仪礼》学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里程碑作用。仪节是《仪礼》的基本单位,《仪礼》经义通过仪节的有序进行而体现。历代《仪礼》学家大都把"分节"作为解释《仪礼》的辅助手段,而在"分节"问题上分歧甚多,几乎找不到在分节问题上立场完全一致的《仪礼》学著作。所以,按照礼仪程序对《仪礼》进行分节是学术问题,而非单纯的文本问题。《通解》是现存最早对《仪礼》全经分节的《仪礼》专著,但学术界对朱熹的《仪礼》分节情况缺乏系统研究。通过与朱熹前后著名《仪礼》专著的对比,可知朱熹分节总体继承贾公彦,但依据经义进行了若干重大改进,树立了《仪礼》分节的经典范式,体现了朱熹在《仪礼》学上的深厚造诣。当然,朱熹分节亦有未当处,体现出朱熹对《仪礼》凡例、行礼方位变化等重要问题的认识偶有疏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3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