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秦世成 宋镇[2] 何海燕 逄凌云 邱杰[1] QIN Shi-cheng;SONG Zhen;HE Hai-yan;PANG Ling-yun;QIU Jie
机构地区:[1]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 [2]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42
出 处:《肿瘤学杂志》2020年第10期922-925,共4页Journal of Chinese Oncology
摘 要:[目的]分析下咽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nm23-H1和转移相关基因CD44v6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60例下咽癌(其中30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30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及30例癌旁组织纳入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nm23-H1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Nm23-H1在下咽癌组的表达阳性率为53.33%,较癌旁组织组(90.00%)明显偏低(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下咽癌组(40.00%)、无颈部淋巴结转移下咽癌组(66.67%)及癌旁组织各组间nm23-H1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下咽癌组的表达阳性率为76.67%,较癌旁组(56.67%)明显高(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CD44v6阳性率(90.0%)较无转移组(63.33%)明显高(P<0.05)。下咽癌组织中nm23-H1和CD44v6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下咽癌中nm23-H1表达下调可促使下咽癌发生、推动肿瘤发展及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CD44v6表达上调可使肿瘤的发展及转移加速。两者的表达失衡与下咽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并且可能起协同作用。因此,联合检测nm23-H1和CD44v6对判断下咽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指导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