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陕西省富平县医院脑科三四病区,711700 [2]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出 处:《山西医药杂志》2020年第22期3098-3101,共4页Shanx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脑出血的病因多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造成。据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与脑出血的相关性较大,几乎所有脑出血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脑出血是最为常见的中老年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疾病死亡的患者中致死原因为脑出血的患者约占40%左右[1],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临床上,脑出血治疗的原则是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再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有研究显示,高血压在脑出血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且过高的血压与脑出血不良结局呈正相关[2]。也有研究指出,脑出血在急性期采取降压治疗可显著降低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影响[3]。但是降压过度会造成脑部缺血性损伤,造成脑部功能性障碍[4]。因此,合适的早期强化降压程度决定着脑出血患者的预后。然而,国内还少有早期强化降压程度与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临床结局关系的研究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强化降压程度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以帮助临床急性脑出血的血压管理。
关 键 词:急性脑血管疾病 小动脉硬化 临床结局 功能性障碍 继发性损害 血管破裂 缺血性损伤 急性期脑出血
分 类 号:R743.3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