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邹雄 王顺兰 刘友平 刘艳玲[1,2,3] 邹如海[1,2,3] 张奕暖 游瑞 杨琦 谢玉龙 林美 黄培钰[1,2,3] 江柔 张孟霞 钱朝南[1,2,3] 麦海强[1,2,3] 郭灵 洪明晃[1,2,3] 陈明远[1,2,3]
机构地区:[1]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60 [2]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癌科,广东广州510060 [3]广东省鼻咽癌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60 [4]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广东广州510060
出 处:《癌症》2020年第6期271-282,共12页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572912、No.81772895、No.81572848);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重点项目(No.2014B020212005);中山大学临床研究5010项目(No.201310和No.2015011);中山大学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交叉学科资助计划;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高层次人才专项支持计划(No.201507631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905000);广东省科学与技术发展专项基金(广东省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方向–重点科技项目,703040078088);广州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201604020182)的资助
摘 要:背景与目的放疗后鼻咽坏死(postradiation nasophar yngeal necrosis,PRNN)是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疗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威胁生命。仅有13.4%-28.6%的患者可以通过局麻下的内镜清创得到治愈。本研究设计了一项新的手术方法--全麻下经鼻内镜鼻咽坏死清创联合带血管蒂鼻腔黏骨膜瓣修复术,旨在分析该术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72例手术患者,并采取标准化的手术治疗及细致、长期的随访,进一步明确该术式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为上皮化愈合率、中位数字疼痛指数以及总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或死亡。中位数字疼痛指数由术前8分下降至术后0分(P<0.001)。51(70.8%)例患者鼻咽坏死彻底上皮化。放疗疗程数优势比[(odds ratio,OR)=7.25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35–50.821,P=0.046]、术后病理结果(OR=34.087,95%CI:3.168–366.746,P=0.004)、皮瓣存活情况(OR=261.179,95%CI:17.176–3971.599,P<0.001)是鼻咽坏死上皮化愈合的独立风险因素。术后病理结果[风险比(hazard ratio,HR)=5.018,95%CI:1.970-12.782,P=0.001]为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所有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为77.9%。结论通过初步的临床观察,经鼻内镜鼻咽坏死清创联合鼻腔黏骨膜瓣修复术是一项新颖、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