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侯莹 郭立全 殷松 徐颖[1] 陈苗苗 杨卫新[5] HOU Ying;GUO Liquan;YIN Song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康复中心,江苏省苏州市215008 [2]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3]苏州市留园卫生街道服务中心 [4]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 [5]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
出 处:《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年第11期1338-134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基 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S201533)。
摘 要:目的:观察趣味性智能居家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5)和训练组(N=例)。对照组进行12周常规居家康复,训练组进行12周趣味性智能居家康复训练。所有患者于训练前(t0)、训练4周后(t1)、12周训练结束后(t2)、训练结束后3月(t3)分别进行简式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Wolf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三项评估。结果:除t1时对照组的WMFT评分较训练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t1、t2、t3时,2组组内比较FMA-UE评分,WMFT评分和MBI评分较训练前均有明显差异(P<0.05);在t1、t2、t3时,2组之间3项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t3时,2组FMA-UE评分及对照组MBI评分较t2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训练组训练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FMA-UE、WMFT训练前后差值有显著相关性(P<0.05),MoCA得分越高,FMA-UE和WMFT差值变化越大。结论:趣味性智能居家康复训练可在居家环境下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越好,疗效越好。
关 键 词:趣味性智能居家康复训练 上肢功能障碍 脑卒中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681.7[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