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大理大学,云南大理671000 [2]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3]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出 处:《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0年第11期95-99,共5页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基 金:云南省临床医学中心分中心开放项目(编号:2019LCZXKF_07)。
摘 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涉及造血和淋巴组织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是第四大常见癌症[1]。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是年老体弱的患者预后较差。目前病因尚未明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与环境、遗传、化学药物、感染等有一定关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发病率逐渐增高。抑郁、忧虑等慢性应激与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交感神经系统(SNS)的异常激活被认为是可能的机制之一[2]。交感神经系统的异常激活导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激活β-AR信号途径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3]。β受体阻滞剂能从源头阻断β-AR通路,反转其在肿瘤中的促进作用,因此β受体阻滞剂可能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目前国内有关β-AR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相对集中在实体瘤,有关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外的相关文献表明其在促进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中有着关键的作用。现就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与β-AR的相关性研究综述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