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量[1]
机构地区:[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014030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第32期48-50,共3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治疗时间及梗死部位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患者,根据实施动脉内溶栓时间不同分为溶栓时间≥6 h组和溶栓时间<6 h组,每组35例。其中溶栓时间≥6 h组实施动脉内溶栓治疗时间为6~24 h;溶栓时间<6 h组实施动脉内溶栓时间在6 h内。将患者根据梗死部位不同分为前循环组(51例)和后循环组(19例)。患者均采用动脉内溶栓治疗。比较不同溶栓时间、梗死部位组患者血管再通成功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预后效果。结果溶栓时间≥6 h组与溶栓时间<6 h组患者血管再通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6,P>0.05);溶栓时间≥6 h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63±2.54)分与溶栓时间<6 h组患者的(13.55±2.3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预后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组患者血管再通成功率76.47%高于后循环组的4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10, P<0.05)。前循环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76±2.03)分与后循环组的(12.82±2.0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后循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梗死部位会影响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治疗效果,但疾病发作时间不用一定作为动脉内溶栓的治疗依据,建议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梗死部位以及年龄等综合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关治疗方案,进一步保证疗效。
关 键 词:动脉内溶栓治疗时间 急性脑梗死 梗死部位 疗效 影响观察
分 类 号:R743.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6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