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农家致富顾问》2020年第22期175-175,177,共2页
摘 要:东台市富安镇是东台经济强镇,也是全市粮食生产大镇,是重点优质水稻生产镇,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7万亩以上,总产4.5万吨左右。近年来,水稻倒伏在生产中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水稻产量和品质。水稻倒伏后,打乱了叶片在空间的正常分布秩序,破坏了植物的群体结构,加速植株衰老,植株之间空间减小,密不透风,使湿度增加;茎秆折断后严重影响营养物质运输,加速叶片及根系的衰老,从而导致叶片光合效率降低,其中水稻茎折会破坏茎秆的输导系统,影响根系向叶片、穗部输送营养物质,严重的会导致伤口以上部分死亡,导致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浆停止,产量降低,增加了对病虫害的防治难度,同时水稻倒伏给收割脱粒带来不便,出现落粒等现象,增加稻谷损失,增加收割成本。因此,深入开展水稻抗倒伏、增产研究,进一步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对实现水稻稳产、优质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除选育抗倒品种和建立合理的肥水管理措施外,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提高水稻抗倒性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为此,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荐了在生产中应用较多的化控产品——矮壮丰,能够增强叶片光合功能,提高养分运转,并防止倒伏、抗早衰,增加作物产量。为探明这种化控剂对水稻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在水稻拔节期前后喷施,对在水稻上应用后的抗倒伏能力和产量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旨在解决抗倒与增产的矛盾,为水稻抗倒、高产栽培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2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