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壮丰

作品数:27被引量:3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大友陈志清郁祖良姜金龙成玉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盐城市盐都区农林局江苏省东辛农场建湖县农林局更多>>
相关期刊:《农药市场信息》《农业科技通讯》《安徽农业科学》《农家致富顾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矮壮丰在水稻生产上应用初探
《农家致富顾问》2020年第22期175-175,177,共2页唐小刚 丁祥峰 仲玉江 周礼梅 
东台市富安镇是东台经济强镇,也是全市粮食生产大镇,是重点优质水稻生产镇,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7万亩以上,总产4.5万吨左右。近年来,水稻倒伏在生产中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水稻产量和品质。水稻倒伏后,打乱了叶片在空间的正常分布秩序,破...
关键词:矮壮丰 水稻 生产 初探 
小麦拔节期喷施两种化调剂控高防倒效果
《农业科学》2020年第8期566-570,共5页廉吉衷 姚凤游 顾书忠 刘丽 顾恒青 
为研明化调剂烯效唑、矮壮丰对旺长小麦的化学调控效果及其最佳使用结点、使用剂量,进行了其在小麦拔节期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喷施烯效唑40~60 ml/亩或矮壮丰70~100 ml/亩,能够控制株高,优化群体、健壮个体,减少倒伏风...
关键词:烯效唑 矮壮丰 小麦拔节期 控高防倒 增产 
小麦基部化控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6期100-100,104,共2页池建飞 沈阳 卜晓平 阮姣姣 
以宁麦13为材料,分析了喷施不同配方的矮壮丰与多效唑对小麦化学调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壮丰和多效唑均能控制小麦株高,其中多效唑600 g/hm^2(返青期)+多效唑600 g/hm^2(拔节初期)及多效唑600 g/hm^2(返青期)+矮壮丰900 mL/hm^2...
关键词:小麦 株高 产量 矮壮丰 多效唑 
矮壮丰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3
《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24期9-9,11,共2页杨云娣 
江苏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太仓)推广示范基地(JATS(2018)074)
为了摸清矮壮丰的抗倒机理,便于在生产上指导使用,对太仓地区矮壮丰不同使用时期、方法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与试验,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或拔节期+始穗期喷施矮壮丰对植株穗长增长、第一节间茎粗增粗、管...
关键词:小麦 矮壮丰 应用效果 
矮壮丰喷施对机插水稻特性的影响分析
《南方农业》2019年第33期24-25,共2页王志平 朱文荣 王旭慧 丁新红 
江苏省太仓市璜泾镇于2009年以来引进了优质水稻新品种"南粳46""苏香粳100"等,累计种植面积10000 hm^2以上.在实践生产中,随着施肥水平的提升,水稻倒伏严重,为避免倒伏,规避缺陷,实施喷施矮壮丰试验,设想通过缩短水稻基部节间的长度与...
关键词:矮壮丰 基部节间 抗倒伏机插水稻 
水稻应用矮壮丰效果研究初探
《南方农业》2019年第29期35-35,37,共2页吴如华 
水稻是需钾量较多的粮食作物,因此稻田土壤的钾素消耗严重,尤其在供钾潜力不高的江苏省淮北地区的黄泛冲击土壤地区,在高产水稻生产体系下,钾素可能呈现亏缺现象,对创高产非常不利。所以在当前发展高产甚至超高产的水稻生产时,适量、适...
关键词:水稻 矮壮丰 高产 抗倒伏 
劲丰谷德与矮壮丰对淮安市淮阴区水稻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20期3-4,共2页丁国霞 
以淮稻5号为材料,在水稻拔节期和破口期喷施劲丰谷德、矮壮丰,研究其对水稻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调节剂都能提高水稻抗倒性,但矮壮丰在清水对照不倒伏的情况下,降低了产量,而劲丰谷德较清水对照增产达9.8%,因此劲丰谷德更...
关键词:水稻 劲丰谷德 矮壮丰 抗倒性 产量 江苏淮安 淮阴区 
新型安全型增产抗倒肥料矮壮丰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报告被引量:1
《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18期10-10,72,共2页刘耀 
为验证新型肥料"矮壮丰"在水稻上应用效果,组织了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喷施矮壮丰,节间缩短,株高降低,重心下移,抗倒性增强,安全可靠,增产显著,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矮壮丰 水稻 抗倒性 安全性 增产性 推广 
11月下旬农事要点
《农家致富》2016年第22期29-29,共1页苏为农 
小雪前后.江淮地区处于小(大)麦苗期至分蘖期,油菜苗前期,蚕豆、豌豆幼苗分枝期。一、小麦冬前4~5叶期施促蘖(壮蘖)肥,亩施尿素5~7.5公斤,注意弱苗早施。早播及大播量麦田注意控旺.可喷施矮苗壮、矮壮丰等化控或采取镇压...
关键词:农事 江淮地区 分蘖期 油菜苗 分枝期 矮苗壮 矮壮丰 小麦 
小麦矮壮丰喷施技术试验
《中国农业信息》2016年第4期68-69,共2页沈静 黄钻华 王永超 杨霞光 伏红伟 
近年来,小麦倒伏现象时有发生。据调查,小麦倒伏平均可减产525 kg/hm^2左右,直接影响小麦大面积高产、稳产。因气候变暖,使用易倒伏品种,及播种量与肥料使用量过大等诸多原因,导致小麦在生长后期基部节间过度拉长,茎壁脆弱,一旦遇到暴...
关键词:小麦 矮壮丰 喷施 控高抗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