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青岛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山东青岛266042 [2]青岛市中心医院妇科,山东青岛266042
出 处:《中国临床研究》2020年第11期1560-1561,156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摘 要:目的探讨共质体血管瘤(SH)的病理特征及其相关的病理机制,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2019年3月就诊的1例男性头皮肿物2年余患者,对肿物切除标本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S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成红细胞病毒E26致癌物(ERG)、CD31、Ki67等因子的表达。结果SH中可见多形核细胞或合体样多核巨细胞,偶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显示多形核细胞SMA阳性,血管周围部分间质细胞ERG阳性,CD31、Desmin、广谱CK、S100均为阴性,血管内皮细胞CD31阳性,部分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及少量间质细胞Ki-67阳性,阳性率约5%。结论在SH中,血管壁中的多形核细胞可能来源于血管平滑肌的退行性改变,而间质中的多形核细胞可能与间质中的树突状细胞系或周边的间质细胞亚群有关。多形核细胞中有丝分裂可能由不规则的核分裂产生的假性有丝分裂,肥大细胞可能在新血管的形成和成熟中发挥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