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志军[1,2,3] 赖文涛 冯士军 孙智敏[2,3] 张春阳
机构地区:[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包头014010 [2]包头医学院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所(转化医学) [3]内蒙古自治区骨组织再生与损伤修复工程技术中心
出 处:《包头医学院学报》2020年第10期129-132,共4页Journ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60214,81960238);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19BS03010);内蒙古卫生厅项目(201701097);内蒙古教育厅项目(NJZZ20168);包头市医药卫生基金(2019C3008-1);包头医学院科学研究基金(BYJJ-YF-2018004,BYJJ-YF-201697);包头医学院青苗计划(BYJJ-QM201929)。
摘 要: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家族中的一员,1965年马歇尔·乌里斯首次发现BMPs的活性[1],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相继发现BMP-3、2、4之后,才更明确BMPs参与诱导骨形成的作用[2]。到目前为止,已确定识别大约20名BMP家族成员。BMPs信号通过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由Ⅰ型和Ⅱ型亚型组成。其中I型受体有3种,均能与BMP配体结合,即ⅠA型(BMPR-ⅠA或ALK-3)和ⅠB型BMP受体(BMPR-ⅠB或ALK-6)及ⅠA型激活素受体(ActR-ⅠA或ALK-2)[3]。
关 键 词:骨形态发生蛋白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转化生长因子Β BMPS 激活素受体 配体结合 Ⅰ型和Ⅱ型
分 类 号:R336[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