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既昌,新意杂陈——德国早期中国文学史纂中的佛教影响论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方维规[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0年第10期82-88,共7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早期中国文学史纂及其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4ZDB08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葛禄博(Wilhelm Grube,又名顾威廉等,1855—1908)在其《中国文学史》(1902)(1)的"导论"中讨论中国文化特征时,论及佛教传入中国说。在他看来,中国文化所特有的魅力,与其说其历史悠久,毋宁说在于其独特性和独立性,它确实自成一类(sui generis)。针对西方学界曾经怀疑中国文化原生性的长期讨论,葛氏认为以往将中国文化追溯至苏美尔—阿卡得的外来影响的一切尝试,均属失败之举。(2)中国礼俗源于本土,并靠自己的力量达到其应有的高度。中国历史上唯有佛教之外来影响,发挥过持久而广泛的作用。

关 键 词:《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外来影响 佛教影响 原生性 佛教传入 苏美尔 西方学界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