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早期哲学方法观及其转变  被引量:3

Feng Youlan's Philosophical Method And Its Transition in His Early Ag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海波[1] Gao Haibo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哲学系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6期113-121,共9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现代中国哲学史中的方法论研究”(14ZXB011);国家社科基金“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重大研究专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18VBN2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冯友兰早期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坚持哲学方法即是科学方法。后来虽然短时期内受柏格森的影响,不过他仍然努力调和直觉方法和理性方法的紧张。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之后,冯友兰接受了实验主义和新实在论的影响,在开始阶段,更倾向于实验主义方法,1926年前后则转向了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法。在这个过程中,冯友兰对科学理性方法的坚持是很明显的,他也因此对梁漱溟的直觉主义方法采取批判的态度,否认直觉可以作为一种哲学方法。这些都反映了冯友兰哲学方法观的理性主义特征。

关 键 词:哲学方法 科学方法 直觉 实验主义方法 新实在论 

分 类 号:B26[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