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黎宏[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 处:《人民检察》2020年第21期67-69,共3页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摘 要:大约从2010年开始,一个完全陌生的刑法学概念--“客观归责”--开始在我国刑法学界流行。这种具有浓郁译语色彩的概念--开始只是作为对我国传统刑法学中因果关系论的补充而存在,但之后发展迅猛,迅速扩展至过失犯、不作为犯、实行行为等众多领域,大有对我国传统刑法理论进行全面重构之势。在以“客观归责”论重构我国刑法学体系的狂飙突进当中,具有留德背景的陈璇博士一直冲锋在前,属于摇旗振臂的主力成员。他的主要贡献集中在其新近出版的《刑法归责原理的规范化展开》一书之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