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510641 [2]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南京210023
出 处:《现代哲学》2020年第6期29-35,共7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关系的百年历程与经验总结”(18ZDA001)。
摘 要:要回应后现代思想家对“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空间缺场”的质疑,需立足“社会-历史”双重向度,重申历史唯物主义空间理论。实践是自在自然空间与人化自然空间的津梁,刻画出空间的社会意义,以实践为内核的社会空间是客观存在的形式、人“类本质”的表现、社会关系的载体,完成了对自然空间之谜的祛魅。实践的时间性也折射出空间的历史演变,以资本主义社会为截面的历史空间是社会空间的现实形式,具体表现为生存空间的异化、城乡空间的分离、全球空间的剥夺,展现了资本主义批判的历史叙事和空间图绘。基于空间的“社会-历史”双重向度,建构一种回应空间特殊品格的空间政治,即以劳动者身体空间为革命力量、自由人空间联合为革命路径来保卫空间正义的革命理想。社会空间的建构、历史空间的批判、空间政治的革命,型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9.18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