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缘、因果与儒释之争——论《聊斋志异·珠儿》的深层结构  

Kinship Karma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on the Deep Structure of Zhu Er in The Strange Tales of Liaozhai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然兴[1] CHEN Ran-xing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出  处:《蒲松龄研究》2020年第4期77-86,共10页Study on Pu Songling

摘  要:用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分析方法解读《聊斋志异·珠儿》一文,可以发现,这篇小说的深层结构表现为儒家血缘伦理思想与佛教因果报应思想之间的矛盾在身心、阴阳四元范畴中的转换。小说的叙事过程表现为,通过想象身心错配和阴阳交流的可能性,肯定了肉身血缘的身份认同价值,以及伦理亲情的连续性之于因果报应的断续性的优越性,从而肯定了儒家伦理秩序的合法性。结合历史语境可知,该作品所表现的儒家与佛教思想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是士人阶层与市民阶层社会矛盾的反映,是柄谷行人所谓赠与和交换两种社会交换形式之争的反映。《珠儿》因此可以看作是对明清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化在个体儒家知识分子心灵中引起的社会性焦虑的无意识的表达。

关 键 词:珠儿 聊斋志异 深层结构 意识形态 

分 类 号:I207.419[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