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然兴

作品数:21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批评聊斋志异叙事列宁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人文杂志》《甘肃社会科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论界》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节制的悲悯 深沉的移情——评黄朴长篇小说《如我》被引量:1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185-191,共7页陈然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文类批评研究”(项目编号:20YJA751002)的阶段性成果。
黄朴长篇小说《如我》聚焦农村女性进城的历史主题,书写了以王思然为代表的农村女性与男性主导的城市文明冲突碰撞的过程,以及她们被欺凌、被损害的命运。作者通过精心营构的动物隐喻体系不仅“移情于物”地揭示了人物精神世界的隐秘风...
关键词:《如我》 黄朴 移情 中国式小说 
结合、领导权与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共同体的建构
《甘肃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33-41,共9页陈然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艺审美共同体研究”(18ZDA27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文类批评研究”(20YJA751002)。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结合”思想旨在通过建构文艺创作共同体以实现党在文艺领域的领导权。作为领导权范畴的“结合”,体现了党领导文艺活动的独特方式,指明了知识分子“有机化”的现实途径,确立了人民群众的文...
关键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结合 领导权 共同体 毛泽东 文艺创作 中国气派 文化自信 
血缘、因果与儒释之争——论《聊斋志异·珠儿》的深层结构
《蒲松龄研究》2020年第4期77-86,共10页陈然兴 
用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分析方法解读《聊斋志异·珠儿》一文,可以发现,这篇小说的深层结构表现为儒家血缘伦理思想与佛教因果报应思想之间的矛盾在身心、阴阳四元范畴中的转换。小说的叙事过程表现为,通过想象身心错配和阴阳交流的...
关键词:珠儿 聊斋志异 深层结构 意识形态 
长篇小说《汉京城》研讨会纪要
《延河》2020年第11期172-192,共21页贾平凹 商震 李国平 张书省 梁胜国 段建军 方英文 丁科民 冯希哲 仵埂 韩鲁华 王鹏程 陈然兴 马玉深 杨乐生 刘林海 
刘林海80万字的长篇小说《汉京城》给人们展示了一幅广阔而又壮丽的画面。从农村到城市,从官场到市井,行业贯穿工农商学兵。各种角色穿插并行,上演了一幕幕人间大戏。作品以健康向上的理念,讴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业绩。同时小说也是一部...
关键词:作协主席 作家出版社 方英文 作协副主席 副总编辑 李国平 研讨会纪要 
论审美时间与商品时间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9-13,121,共6页陈然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艺审美共同体研究”(18ZDA277)。
从康德、席勒、伽达默尔到马丁·泽尔,现代美学把审美时间设想为一种抽象的"独特现在"时间。这个"现在"是从日常时间和历史时间的连续性中掉落出来的一环,它充盈自足,并且内在地具有一种在量上自我扩充的冲动。审美的"独特现在"时间与...
关键词:审美时间 商品时间 美学 意识形态 马克思 
元小说、不可叙述之事与虚构的可能性——解读舍伍德·安德森《林中之死》被引量:1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1-6,共6页陈然兴 
与大多数后现代元小说不同,舍伍德·安德森《林中之死》中的元小说话语对"故事"之虚构性的暴露不仅没有构成对其主题的"反讽",反而强化和升华了故事的主题,从而超越了元小说固有的认知-伦理难题。《林中之死》把元小说手法与深刻的美学...
关键词:《林中之死》 舍伍德·安德森 元小说 不可叙述之事 
腐草为萤与儒道调和——《聊斋志异·连琐》新解被引量:1
《蒲松龄研究》2017年第4期29-34,共6页陈然兴 
《聊斋志异·连琐》是对"腐草为萤"典故的小说化敷演。用结构主义叙事学分析方法解读全文,可以看到,《连琐》的深层结构表现为征用发源于《易经》的"气变"学说和佛家"色空"观念调和儒家道德与道教阴阳思想之间的矛盾,从而将阴阳学说纳...
关键词:连琐 聊斋志异 结构主义叙事学 
论路遥作品中“单子”叙事的困境及其意识形态解决被引量: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76-81,共6页陈然兴 
基金项目:中国文艺评论(西大学)基地系列研究成果
路遥作品写出了在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农民向城市无产者转化之际产生的精神苦难。社会主义改革促使农村青年在思想上激烈地反抗自身的小农意识,同时又因找寻不到新的意识形态认同而产生巨大的精神痛苦,这种创伤型"单子"在文类规约和意识...
关键词:路遥 “单子” 叙事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批评与文学批评——重读列宁论托尔斯泰
《中外文论》2015年第1期23-32,共10页陈然兴 
我们以往对列宁论托尔斯泰文章的研究存在着研究思路与对象性质之间的错位。列宁对托尔斯泰的评论是在意识形态批评的层面上而不是文学批评的层面上进行的,其研究对象不是托尔斯泰的作品,而是托尔斯泰主义的意识形态。'列夫·托尔斯泰...
关键词:列宁论托尔斯泰 意识形态批评 文学批评 
论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理论
《人文杂志》2015年第3期65-71,共7页陈然兴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叙事研究的意识形态维度"(11K012);陕西省教育厅项目"叙事与意识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叙事理论研究"(11JK0254)
主体性批评是关于叙事文本的意识形态批评之重要维度,它力图在对叙事形式的分析中把握文本建构接受者主体性的内在机制。贝尔西、詹姆逊和西弗曼分别在文学批评和电影批评中展示了对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的理论路径,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
关键词:叙事形式 主体性批评 意识形态批评 缝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