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洛阳471000
出 处:《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0年第6期670-672,共3页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Imaging
摘 要: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临床多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能累及全身组织器官,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瘙痒及消瘦等全身症状,影响患者健康、生活[1]。淋巴瘤病因复杂,普遍认为与基因突变、病毒及其他病原体感染、化学药物及自身免疫疾病等有关。CHOP治疗方案是淋巴瘤患者中常用的治疗方案,临床治愈率为30.0%~35.0%,患者5年生存率为30.0%~40.0%[2]。但是,化疗属于是一种全身治疗方法,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者治疗耐受性较差。培门冬酶属于是一种新型的门冬酰胺酶抑制剂,具有疗效可靠、操作方便及过敏反应少等优点,但是与CHOP联用在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较少[3]。
关 键 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淋巴瘤患者 门冬酰胺酶 培门冬酶 肝脾肿大 CHOP方案 自身免疫疾病 淋巴结肿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