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2]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121-127,共7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象学研究”(18BZX019)成果。
摘 要:卡夫卡《地洞》中的“我”具有不确定性,既可说是小动物,也可说是人,但卡夫卡并没有直接这样说。通过对此在“我”的显现、言说与危险三个层面作的分析,揭示了《地洞》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在语言、思想和存在三个维度所具有的意义,也与柏拉图“洞喻”说进行了比较。“我”的危险感正是对现代人无家可归的经验的描述。如果说《地洞》是寓言,也只能看成是一现代寓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