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2]南京艺术学院
出 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第11期70-77,共8页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从幻灯到电影:《申报》早期影像广告研究”(项目编号:17YJC76007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4批面上资助项目“中国早期影像放映广告研究”(项目编号:2018M642126)的研究成果。
摘 要: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陷入空前危机的背景下,基于文化史对1910—1911年肺鼠疫期间哈尔滨和上海的媒体进行考察和研究,可以为当前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由相关档案和媒体报道来看,1910年至1911年爆发于中国东北并蔓延全国的肺鼠疫,经由人们的呼吸传播,沿铁路线扩散,不仅夺去5万多人的生命,也让哈尔滨这座城市变成重灾区。同为铁路枢纽的城市上海,在死亡人数、防治措施和市民文娱生活上都区别于哈尔滨,采用了前期集中宣传鼠疫知识、采取检查隔离制度、官商媒体通力合作、公益收治与疫情实时播报的四大防控措施,最终无人感染死亡。实际上,在2019至2020年我国抗击"新冠"的做法,也与当年上海做法类似,预防为主,并最终打赢了这场"新冠战役"。在上海"非严防不为功"的城市防疫进行的过程中,1911年市民聚众看电影活动恢复正常,青年会还尝试将影像和科学结合,可视为中国科学电影的雏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