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商业承兑汇票流通机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武朝[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  处:《财务与会计》2020年第24期68-68,共1页Finance and Accounting

摘  要:(一)商业承兑汇票使用较少的原因。1.信息不对称。商业承兑汇票以承兑人的信用保障承兑,承兑人的偿债能力是收款人、被背书人或者贴现银行非常关注的。然而,到目前为止,市场上仍缺乏一个商业承兑汇票信息服务平台,导致商业承兑汇票付款人的信息无法有效获取,假商业承兑汇票仍未从根本上杜绝。由于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相关方很难了解到商票承兑企业的真实情况,无法准确判断其违约概率,也无法通过风险溢价来约束企业的违约行为。

关 键 词:商业承兑汇票 信息服务平台 被背书人 收款人 违约概率 承兑人 风险溢价 违约行为 

分 类 号:F832.2[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