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 [2]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43-49,共7页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先秦时期“仁”字的写法以“■”“[身心]”最具代表性,前者的内涵注重外在容貌形象、天生禀赋以及外在礼仪等;后者注重内在道德修养,尤其是通过心而形成的道德品质。春秋时期的“仁”表现为爱人、利国、守礼、合道等外在举止。孔子之仁有修身兼有爱人之意,即修身重在成就自己的道德修养,爱人重在教化他人。战国时期思孟学派对“仁”的涵义进行了扩展,以孝释仁、由己及人为阐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