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双套[1] Li Shuangtao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23-27,共5页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项目“马克思哲学话语的实践转向研究”(项目号:2020YB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哲学视域去分析中国话语的构建,需回答话语主体、话语客体和话语表达三个问题;从话语的主体来说,话语主体应坚持和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从话语的客体来说,话语并非主观构建,而是在表述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自然产物,镶嵌在问题和正在做的事情中;从话语的表达来说,话语创新并非概念游戏,话语创新源于理论创新,要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推动话语创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93.159